盛开栀子花简单的白色,被折离枝端而变成带着泪痕的黄色.
原本淡淡的感觉,顿时烟消云散,更让人扼腕叹息.
小时候,一觉醒来,帐中的栀子,已经枯萎.
但苗圃里和根茎,树叶在一起的栀子,洁白依然.
不觉得遗憾.
而现在想想,心中很是难舍.
爱她,并不需要真正把她握在手中.
让她在属于她的那个世界里,淡然洁白,美丽安静的开放.
看她用白色的霓裳轻舞处生命的划痕
便是最幸福的怜爱.
谢谢楼上,让我知道,原来在白色的花瓣后面,栀子还可以做成黄色的染料.
原来鲜活生命时的淡然无恒,在生命逝去的时刻竟可以变得如此让人心颤.
辛辣.毒性.反差越大.
越让人觉得因为一时的"贪恋"而让"栀子",失去了原本属于她的淡然纯洁.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安妮宝贝,对于栀子的"诠释",我认为是很好的.
不错,栀子的确是一种大众的植物.
正因为如此,她才会成为我小时候随意摘下藏于帐中的花朵,
也正因为她是一种的大众的植物.
才不会如牡丹用浓墨重彩的华贵来展示生命.
当然,这并不是说华贵不好,浓重不好,只是各人的爱好不同而已.
------------------
的确,植物的感觉是因为人赋予的,人的感觉通常是主观的.
这其实无所谓对错.
只在于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