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说,木子美、芙蓉姐姐是一种个性张扬。我并不反对这种张扬,但是在尊重个人选择的同时,我很质疑社会对于这种张扬所表现出来的病态审美趋势,这种张扬与美不沾边,完全是毫无关系的另一个层面。
异化和扭曲,不限于审美趋势,甚至成为当今的一种社会常态。在这种常态下,商业化原则推及其他关系,成为众多领域的泛标准时,鄙俗文化就是一种必然。这种商业化文化的特征就是必须不断制造新的热点,以满足利润的最大化,同时也能对社会浮躁心态起到平和作用,“超级女声”堪称典范。在这样的背景下,“天仙MM”的走红,也带有非常鲜明的这种时代痕迹。但与木子美、芙蓉姐姐不同的是,“天仙MM”的发掘和崛起,体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意义。
对于中国女性的美,是否含蓄、温婉,仍然是多数人的取向。作家苏童认为,女人的美永远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有机统一。我很赞同这种定义。一位网友对“天仙MM”的评价,诠释了苏童的观点:“天仙MM”,不施粉黛,恬静笑容,重新扶正了我们的审美观。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观点,尽管我们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
“扶正”,是因为社会曾经而且现在仍然还普遍存在着歪斜的、扭曲的、异化和物化了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譬如芙蓉姐姐的S型Pose,仅从视觉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扭曲,实在是审美趋势的扭曲。为什么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其间不乏高校学子呢?我猜想,这完全可能是因为我们身陷一种扭曲的审美之中,久居鲍鱼之肆不闻其臭,完全忽视了“第一种美就是自然美”这样的美学法则。
这种反自然的、人为追求的虚假美,最为显眼的例证就是,国内不少各个年龄层次的男女,竟然不喜欢自己的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乐此不疲地东施效颦,将自己的头发染成怪异诡谲的色彩。如果眼睛能染色或者能够挖出来换上一个能散发出绿光的猫眼,可能也会有人心向往之。诚然,爱美之心,人兼有之,可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怎么能奢望其辨识美丑呢?难怪“天仙MM”的被发现,竟然是一位久居国外,看惯了洋人金发碧眼从而对西方文化产生审美疲劳的海外归来游子。真该谢谢他为我们带来了久违的超凡脱俗的清新自然之美,树立了中国女性美的一种价值取向和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