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的文艺复兴

中国的文艺复兴

大概是十六、七世纪,由欧洲从意大利发起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对整个
西方的文化,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相当强大的基础,实际上无非就是两点:第一点就是对古希腊的
政治(长老议会制)的一种呼唤,实际上就是把古希腊的东西重新拿来炒作了一遍,重新树立它
应有的东西,是为了反抗中世纪欧洲的宗教主义那种政教合一体制的黑暗;另外一点就是艺术上
开始开明,因为过去的欧洲艺术都是些宫廷艺术或者称为宗教艺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促使艺术
上开始逐渐平民化、人性化,这些艺术上的开明也源自于古希腊。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爆发确实
给欧洲后来几百年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最近开始从我国的电视剧、影视作品、音乐、舞蹈以及很多其他文艺作品的创作发现,我
们国家也逐渐有了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早期特征。比如我们最近开始强调:一定要保护非物质的
文化遗产!并开始做了很多重要的评估工作。实际上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就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
长河中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在毛主席那个时代把这些‘封建主义的东西’都砸毁、扫清了
。现在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一定要恢复这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对中华民族有很大的精神支撑作
用,比如我们的儒教、传统、道德、礼仪等。最近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等一系列的影视作品不
断对我们现在的文化进行冲击,实际上那些作品里所表现的东西都是我们老祖宗的创造的,不是
韩国人发明的。但现在确实发现有种奇怪的现象:中华文化就象一棵大古树,它的树干根系还是
长在中国中原地带(河南、陕西等地),树枝长在我国的沿海地带,树叶长在东南亚(日本,韩
国,台湾等地)。现在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中原地区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全部是否定的,就
好象这棵古树的树心现在是空的,而在沿海地带还有些枝丫是发绿的,真正枝叶茂盛的地方反而
却是在东南亚(日本、韩国,台湾)。这就给我们一个强烈的反思,我们必须要重新复兴我们的
中华文化。

  除了上面提到的保护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以外,我们最近看到的影视剧的古典题材也在不断的
发展(因为现代题材有很大压力,而且不太好把握),比如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要求武器、
服装等各种各样道具都回到那个时代。好象表面看来是我们对那个旧时代的追忆,其实是同那个
时代的借古讽今,是在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价值的内涵,是对我们今天改革开放政策下的整
个社会的‘唯钱是尊’的现象的新的反思和回归。

  最近和电影学院的朋友们聊天的时候聊到:中国文化在戏曲方面最有成就的是元曲,元曲有
许多经典的故事结构,完全可以把这些故事结构配备上现代人物思想,利用现代电影语言(画面
、视觉、听觉等艺术手段)来重新诠释那个时代所总结出来的文化精神财富,这实际上也是一种
文化复兴(对元曲的故事结构的继承),对元曲的复兴。

所有这些大家在做的工作,都让我们感觉到中华文化正在复兴!

TOP

楼主言之精辟,中华文化早该复兴啦!“复兴”并非“复古”,老祖宗许多精髓我们应该“古为今用”,继承和光大!遗憾的是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知道孔子“成仁”、孟子“取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多少年轻人了解孔子的“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少至理名言的真谛?!
看来中国的教育者与文艺工作者还任重道远!
愿歌曲在您我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

TOP

我们民族的文艺复兴。

------------------------------------------------
[转]

这篇文章写于去年十二月,一直处于潜水中。主要是想看看事情的发展如何。几个月过去了,MM一如既往工作着,努力着,仍然是我们的好MM。便决定发表此文。同时也表明我对此事的一点看法。我非学者专家,缪误难免,欢迎飞砖。

就在几个月以前,还没有几个人知道尔玛依娜这个名字。但是短短的两三个月这个名字仅凭借一位旅游者的一些照片就传遍大江南北。这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奇迹。在笔者看来这不是简单的追星,完全是称得上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大众审美活动。这反映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呼声,一种时代的需求。她也许正是我们期待已久的一种新的审美形象和审美观。
从历史的角度看,审美观历来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相联系,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文明辉煌发展时期都会有与之相适应的审美观出现。在希腊时期,伴随着希腊文明的进步和繁荣,产生了一大批人类文明的瑰宝。希腊人以他们民族的、健康的,自然的审美形象,影响了人类历史,赢得了世界的赞誉。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正常的儿童”。在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刚刚从中世纪的黑暗中挣脱出来的人们,以他们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对未来的信心展示他们的审美观和时代精神,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
在我们悠久的历史上,我们也有过不同的审美观。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相对缺少能够影响历史积极一面的审美观。在封建时期,我们曾经有过林黛玉式的审美观,那是在人性压抑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畸形的悲剧式审美观。文革时期,我们也有过抽象的英雄式的审美观,那是在抽去了一些基本人性,在政治填充后而产生的一种非人性的概念化的审美观。
今天的中国正在从传统的社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民族的复兴。这样的复兴也必将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审美观。使我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至于迷失自己,使我们的悠久而又优秀的文明得以继承和发扬,使中华民族不仅以物质文明的繁荣,同时也以一种健康的、向上的、美丽的东方文明形象展现在世界的面前,展现在未来的岁月中。
前段时间,一个来自韩国的《大长今》形象迷住了许多国人,一个在历史上长期受中华文明影响的民族,现在也开始以他们的审美形象来影响一个拥有东方文明发源地的民族了。这使我们欣慰的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不论这个世界怎样变幻,具备优秀传统价值的审美观,在我们的心目中是长期存在的,具有生命力的。同时我们也迫切需要我们自己的、新的、符合我们时代的审美形象和审美观。这种审美观绝不可能是经过包装过的产物,绝对不可能是在人性曲扭下的产物。也绝对不可能是徒有其表、矫揉造作、故弄玄虚的东西。这种审美观必然是自然的、清新的、积极向上的,蕴涵了我们民族的优秀品质,对我们的文明有着积极的促进的事物。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一线希望,一个来自川西大山里的年轻羌族姑娘,以她的质朴、美丽、勤劳和善良征服了成千上万的人。玛依尔娜轻轻的一笑,就象干旱的土地迎来了甘霖,让那些渴望的人们看到仿佛天使来到人间。
尔玛依娜是年轻的,她的经历并不复杂。但当人们看到尔玛依娜谈起父亲的病情热泪夺框而出;为了照顾生病的父亲,辞去歌舞团的工作,放弃前程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人都被感动。
尔玛依娜是勤劳的。从小就在大山里生活、劳动,与普通的农家女孩子没有什么区别。艰苦的环境造就了她坚韧的性格,没有我们常见的娇娇之气,很能说明“劳动产生美”,产生健康的美这样一个道理。
尔玛衣娜也是美丽的。从小就在羌族文化的熏陶下,天赋的舞蹈才能,少年时歌舞团的锻炼,使她具备了普通人很难具备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气质。她的静静的笑容、清澈眼睛、举手投足散发出的魅力,迷住了千万人。
尔玛依娜也是人文的。当她抱着婴儿,安详地看着自己手中的孩子的时候,那弥漫在她身上的祥和的光芒,完全就是一幅东方圣母玛丽娅的形象。
尔玛衣娜也是现代的。她并不遥远,并没有生活在童话或传说中。她就在我们身边。她的真实使我们觉得对我们更具有现实意义。
尔玛依娜就这样无意间给我们带来一个极近完美的审美形象,使我们感到,在未来我们是应该积极倡导这样的审美形象的。她的美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她也许会影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她也许能廓清我们的视野,带来一场我们民族的文艺复兴。
她的美值得我们喜爱和深思。

TOP

有人会说,木子美、芙蓉姐姐是一种个性张扬。我并不反对这种张扬,但是在尊重个人选择的同时,我很质疑社会对于这种张扬所表现出来的病态审美趋势,这种张扬与美不沾边,完全是毫无关系的另一个层面。

  异化和扭曲,不限于审美趋势,甚至成为当今的一种社会常态。在这种常态下,商业化原则推及其他关系,成为众多领域的泛标准时,鄙俗文化就是一种必然。这种商业化文化的特征就是必须不断制造新的热点,以满足利润的最大化,同时也能对社会浮躁心态起到平和作用,“超级女声”堪称典范。在这样的背景下,“天仙MM”的走红,也带有非常鲜明的这种时代痕迹。但与木子美、芙蓉姐姐不同的是,“天仙MM”的发掘和崛起,体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意义。

  对于中国女性的美,是否含蓄、温婉,仍然是多数人的取向。作家苏童认为,女人的美永远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有机统一。我很赞同这种定义。一位网友对“天仙MM”的评价,诠释了苏童的观点:“天仙MM”,不施粉黛,恬静笑容,重新扶正了我们的审美观。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观点,尽管我们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

  “扶正”,是因为社会曾经而且现在仍然还普遍存在着歪斜的、扭曲的、异化和物化了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譬如芙蓉姐姐的S型Pose,仅从视觉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扭曲,实在是审美趋势的扭曲。为什么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其间不乏高校学子呢?我猜想,这完全可能是因为我们身陷一种扭曲的审美之中,久居鲍鱼之肆不闻其臭,完全忽视了“第一种美就是自然美”这样的美学法则。

  这种反自然的、人为追求的虚假美,最为显眼的例证就是,国内不少各个年龄层次的男女,竟然不喜欢自己的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乐此不疲地东施效颦,将自己的头发染成怪异诡谲的色彩。如果眼睛能染色或者能够挖出来换上一个能散发出绿光的猫眼,可能也会有人心向往之。诚然,爱美之心,人兼有之,可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怎么能奢望其辨识美丑呢?难怪“天仙MM”的被发现,竟然是一位久居国外,看惯了洋人金发碧眼从而对西方文化产生审美疲劳的海外归来游子。真该谢谢他为我们带来了久违的超凡脱俗的清新自然之美,树立了中国女性美的一种价值取向和标准。

TOP

“春蕾计划”尔玛依娜专项资金,扶持少数民族女童上学.
http://bbs.163.com/shishi/1687263,0,50,0,40,13.html?userid=

TOP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谈的真有见地,深有同感

TOP

我们学的美术的文艺复兴我都不会。考试只有打好小小的纸条了。我对历史真是不懂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