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很喜欢滴一首老歌--《风铃》

对于通俗歌曲我总有一种排斥,但对这首《风铃》却不由自主地要反复地听,而且内心有所感触。

人都说“空穴来风”,又说风“起于青萍之末”,但风究竟何去何从,风自身并不知情,它总是因了气候、地物、环境的左右,并没有自己的自由。它飘过高山,飘过平原,飘过草地,飘过毫洋,它或许吹皱一池春水,它也能掀起拍岸的惊涛。春季,人们喜欢在桃红柳绿里的和风扑面,冬季,人们又讨厌无情刺骨的冷冽西风。人们说 飘萍无根,可风比飘萍更是真的无根,它停不下自己的脚步,筑不了自己的温暖的小巢,只能飘呀飘,孤独地飘呀飘。

风铃,或悬于高屋华堂,或挂在温馨静谧的书斋。或在檐前,或在塔角,总和高贵典雅有缘。旅人归来,听到檐马的叮当,就会激起近乡情更却的温暖,游子离乡,他会有故宅的(风)铃声,陪伴在陌地远乡。

风吹动风铃,会产生温柔、清脆、缠绵的悦耳乐音,风一定会久久不能遗忘,但它不敢,它不忍,它不能拉起风铃的柔嫩的小手,结伴飘向不知的、无依的远方。因为它自己就是那么的无根无依。我想,风一定会永远记住这阵美妙的音乐,无时无刻怀念这一段……

风儿啊,铃儿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