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洛,公元182年即汉灵帝光和五年十二年生于中山无极。
祖上世代为官,是宰相甄邯的后裔。
母亲是远近闻名的美人,
甄洛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自小聪明漂亮
是全家的掌上明珠。
她的美丽有史册为证,
多年后,那个叫曹植的才子,
以她的美丽为蓝本,
写下一篇传颂千古的《洛神赋》。
曹植,这个倾尽甄洛一生的深情的男子,
用一枝生花妙笔,将洛神描述得尽善尽美,无与伦比。
正因他情凝笔尖,才会有这样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
在甄洛3岁时,她的父亲甄逸便离开人世,
母亲不知道甄洛的降临是福是祸,
她惊世的美丽与聪颖,
在这突至大祸的情况下,显得尤其令人困惑。
困惑中,母亲请来当地有名的相士刘良。
刘良一一细看了甄洛的三个哥哥和四个姐姐,一直沉默不语。
可看到甄洛时,眼睛中却放出奇异的光。
那光芒与一般人惊艳的眼神不同,带着些许恭敬与惊讶
他与甄夫人低语几句便翩然离去。
至刘良离去后,母亲比以往更加疼爱甄洛,
小心地抚养她长大,给她最好的罗衣羽裳,
最可口的精致点心,请来最有名气的先生教甄洛读书。
她可以不必同姐姐们那样学做女工女红,
她喜爱读书识字,小小年纪便博览群书。
她知天下大事,通晓经史,
也知当今朝政得失,政治明暗。
在甄洛十岁时,她从母亲嘴里得知,
刘良离去那时对她母亲说:“这女孩贵不可言”。
女子之贵,不过后妃而已。
东汉末年,烽烟四起,群雄角逐,刘汉王朝分崩离析。
董卓迫汉献帝迁都长安后,放火焚烧洛阳城。
饥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政局残破不堪。
很多官宦大户乘机发起国难财。
甄洛看着母亲日渐坐立不安,知母亲沉不住气,
欲随大势高价卖粮。
她对母亲晓之以理,建议母亲开仓济民,救济亲朋好友,左邻右舍。
甄洛也因此在不知不觉中,美名传遍四野。
时值袁绍与曹操南北各割据一方,双雄争夺天下。
甄洛所在中山无极正属袁绍的管辖范围。
有一天,母亲与她说为她订下一门亲事,择日便过门。
纵是多么美貌卓而不凡的女子,
在那样的年代,婚姻也不过草草收场。
就像是生命中必经的一场遭遇,由不得自己。
何况甄洛所要嫁的,便是袁绍的二儿子袁熙。
如此荣贵的际遇,皆因她才色双绝的美名。
那年,甄洛十四岁。
二公子袁熙,初见甄洛,惊为天人。
时间稍长,也逐渐淡去,成日只为利禄攘攘。
他不及哥哥身为长子且丰伟俊美
亦不及弟弟机敏过人,深得父亲喜爱。
袁绍的继承人与他无望,却也气不过父亲偏爱三弟。
与哥哥常起兵作乱,与三弟抗衡。
甄洛为人妻,一直谨记母亲教诲,贤良温柔,甚少过问政事。
她以她的知书达礼、善解人意,
调和袁府上下,内外亲融。
在有名的官渡之战后,
曹操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决定性胜利。
战乱中,甄洛只身藏于洛河神祠。
彷徨无助中,见一少年骑一白马入祠。
那少年十来岁的年纪,却气宇轩昂,仪表万千。
少年惊见甄洛的美丽,立即翻身下马。
他呆立良久,不能言语。
疑为洛水女神降临。
思绪待定后,才发现神女神情憔悴,焦虑不安。
于是赠以白马,甄洛才得已脱难。
袁绍惨败,大本营邺城也由于三子之间互相争斗而失守。
袁府的男人们逃亡流窜,
女人们沦为俘虏,在府中坐以待毙,等着曹操的大军。
甄洛与袁绍夫人刘氏藏匿于后室,
她为了掩饰,在脸上涂抹淤泥,把自己弄得蓬头垢面。
当手持利剑,血气方刚的曹丕闯入后室时,
那陕小的后室显得更加逼仄。
十九岁的曹丕早就听闻美名在外的二夫人甄洛,
十九岁少年的心早就怦然心动。
因此早早带兵来到袁府。
面前这位身姿婀娜的女子虽说满面污浊,却气质不凡。
全身笼罩着玉一般的光。
面对这从天而降身披盔甲魁梧高大的男子,
她丝毫没有惧色,一双翦水秋瞳在黑暗中盈盈闪闪。
多年后,曹丕这位继他父亲后自立为王的魏文帝,
大半生沉醉在这双眼睛中无法自拔,
任后宫三千佳丽争奇斗妍,
他心目中这双清澈闪亮的眼眸永远都不曾暗淡过。
曹丕一回去便拜见曹操,
乖巧地请求父亲,将甄氏赐给他。
汉朝的民风开放,加之女人地位向来低微,
当礼物般赠送也是常事。
曹操其时早就听闻这甄氏美丽无双,想纳为姬妾,却给儿子占了先,
他是生逢乱世的大枭雄,虽说不可一世,
但也不能为一女子和儿子争风吃醋。
无奈中只好答应曹丕的请求。
建安九年,甄洛再嫁入曹府,
曹丕如获至宝。
其实曹丕文才武略,均十分了得,
他以才自居,也是十分欣赏甄洛的文才,
邀文人墨客饮宴时,总让甄洛陪坐,一同饮酒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