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旧城那条清清的小河边,在那些古朴而低矮的屋檐下,挂着许多铜风铃。风过时,就叮铛声响,使拂过河边的绿色的风,带上一缕轻轻的金属余音;铜的质地,在夕阳的抚慰下,闪着熠熠的光。
其实这些铜铃都是售卖的商品。与其它旅游地不同的是,这些风铃都戴着一顶小草帽,很别致、也很稀罕。
很贱,要价十元,还价八元就能买到。声音清脆,但略显单薄和尖利,造型也粗糙,一看就是批量浇铸的产品。
后来从四方街闲逛到大石桥,桥头有一铺很别致的店招:“漂泊驿站”,便好奇踱进去,发现它与其他商店的芜乱杂陈有所不同,仅仅只是单卖风铃,可以算是这古城里的一家专卖店吧。
它的铃造型古朴,材质象是青铜而非黄铜,做工精致,铃声浑厚而且悠长。
顿时爱上。一问价,吓了一跳,七、八十乃至上百元。最便宜的一种也要36元,是黄铜铃的四倍。
最可恨的,是根本不容讨价还价,一付皇帝女儿不愁嫁的面孔。
忿忿中甩手离去,以为店小二们便会下矮桩挽留。然而,竟居然不。于是更加忿忿:“有什么了不起,不就造型……不就声音……我不要了!”
同伴们说:不值不值……快走快走……
于是便走。去到河边的树荫下,喝茶……慵懒的目光,随着清清的溪水游曳……不知怎的,脑海中便浮现起家乡府南河的浑水,上面还漂浮着垃圾袋之类杂物……
恍惚中突然悟到:丽江原来离家乡挺远,本来就不是闲时就能迈脚进去的农贸市场.虽然可以再来,却不知还要等多久。
而更重要的是:我是真的喜欢那种古朴的风铃。
顿时释然。便不再犹豫,立即起身去了那个“漂泊驿站”,选了一个喜欢的。
其实,许多让我们耿耿于怀的事,当换一种角度去思考时,就想通了、释然了。譬如,倘若你还能承受,就不要轻言放弃——除非,你已经没有兴趣。
又譬如,为了一点不足道的小事,破坏原本良好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