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为我们歌唱???
什么人将为我们歌唱?
4月30日鸣锣开始的第11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在央视第3套节目的黄金时段直播.黄金时段好看的节目多了,但大奖赛还是吸引了我,倒不是因为在评委席里有偶的最爱,而是歌手们唱完以后回答问题的那几分钟,让我和我的家人感到开心.虽然有些不厚道,但据说像我这样的观众还很多:人家卖力气唱歌不看,专门等着歌手面对”综合素质测试”出洋相.等着盼着看歌手们答题时被媒体说成是怪现象.那我这样的观众也一定是很奇怪的.媒体说我们怪还是客气的,事实上从第八届开始我就一直犯这个毛病,没想到,都过去6年了,我还犯这毛病,而且愈演愈烈,大概是没有救了.
综合素质测试是不是特别难,而且是一年比一年难,吓傻了我们的那些青年们?视听测试比较专业,偶外行不好说,但其中的文化素质测试还是容易搞得清楚的(要不然开心的观众哪有那么多)200年的歌手大奖赛,有这样的题目:找出以下两组名词的对应的关系(用线将它们联系起来),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甘地与英国,法国,印度,美国.这是多难的题啊!一下子弄出4个外国人的名字,我那读小学的幺妹子儿是肯定整不明白的.2004年则有这样一道题:他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他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的名言,他在滑铁卢遭遇重大失败,他带领十字军东征,请说出他是谁.两相比较,老实说:2004年题目要简单些.但是,就上面的这道题,我们的歌手给出的答案是:巴顿.所以我不能不笑,那爱看歌手回答”综合素质测试”的老毛病当场就发作了,真是很要命.
各种选美比赛,模特大赛,形象大使选拔等层出不穷,表明凭借嗓子或姿色或身段,现在的青年就能赢得出头的机会.但按惯例,几乎所有的的这类比赛都要加一点”文化素质测试”的内容.用意是什么?大概总要昭示一下”心灵美才是最美的”以证实这种比赛的正当性和高尚性是主办者们的潜意识.原本是一般意义上的选美却要冠以”美女文化”,反过来,选文化形象大使竟然就是选美女,让我等打开眼界.也难怪这样的”文化形象大使”连诗圣杜甫是谁都不知道.选美本身无可厚非.承认美手,美发,美的容貌和美的身体是现代社会的正常心态,大可不必那”文化”和”心灵美”做遮羞布.但是国家一级的歌手大奖赛能不能等同于一般”选美”比赛,是令人怀疑的.尽管要求取消”综合素质测试”的呼声很高,但这一届的歌手大奖赛还是保留了.我们得承认,歌唱毕竟是一项文化事业.歌唱的过程必然包含对文化的接收,理解和传递.所以良好的综合素质应当是歌手跨入高级艺术殿堂的晋升之阶.
现在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换言之,仿佛一切竞争都可以归结为知识的竞争.对”文化”的重视好象是痛定思痛以后的结果.所谓亡羊补牢,未为晚矣歌手大奖赛中出现歌手演唱得分相差不多,而文化素质测试把距离拉大的现象很多,这说明”文化素质测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不明白的是这个道理6年前就产生了.,就是条件反射也该知道缺什么补什么.怎么我们的歌手们现在还是这般”缺钙”?据说参赛选手基本上都有大学学历,这就更让我糊涂了.做人要厚道,所以不能说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是瞎扯淡,但总不至于他们的学历都是假的吧?爱看笑话是我一类不良市民的心态像余秋雨老师这样有影响的前评委能不能呼吁一下,使个什么法子,是他们的 素质赶快提高,我的不良心态也能缓解一下.再者说了,在大奖赛中一旦获奖,他们就将成为明星,然后成为我小幺妹子儿的偶像,他们的素质都那样,我有什么理由说服我的小幺妹子儿好好学习呢?从观众的角度说,对那些将为我们歌唱的人,提一点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我以为并不过分.